枢密院十号:澳大利亚想美国补偿“对抗中国的损失”,结果……
“中国正在从俄罗斯等国增加煤炭进口,但不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7日的报道显示,澳大利亚正因“对抗中国”而承担后果,而且是直接的经济损失。讽刺的是,澳大利亚紧跟美国的步伐才这么做的,而美国却在通过“澳中对抗”获益,增加了相关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于是,澳大利亚心里不平衡了,想着是不是从道义上劝说美国,捞到一些补偿,结果……
谈钱伤感情啊。
澳大利亚正付出经济代价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海关数据显示,中国 9 月份从俄罗斯进口了约 370 万吨动力煤,这是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这一数字比 8 月份增长了 28%,比一年前高出 230% 以上。
从俄罗斯进口煤炭激增不是一次性的。自 5 月以来,中国每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动力煤比 2020 年增加了一倍到三倍。今年的月度数据也远高于 2019 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俄罗斯不是从中国煤炭进口激增中获益的唯一国家。中国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上个月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 300 万吨动力煤,较 8 月增长 19%,较 2020 年 9 月增长 89%。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对华煤炭出口都猛增。
尽管对煤炭的需求增加,但海关机构的数据显示,自 2020 年底“非官方禁令”实施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动力煤仍然为零。
澳大利亚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进口煤炭来源国。但在澳大利亚支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北京进行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调查之后,两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澳大利亚“对抗中国”的步调与美国一致,恶化于2016年下半年。但中国一度非常克制,只把不满限制在外交领域。然而,堪培拉政府却得寸进尺,一再挑衅,终于“求仁得仁”。
在2020年4月,当时澳大利亚政客们要与特朗普联手,借新冠肺炎疫情攻击中国之后,中国采取一连串的贸易行动,澳大利亚从煤炭到葡萄酒的十几种产品出口大受影响。
虽然这些产品的对华出口受到影响,并未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根本性冲击——这也是澳大利亚至今对中国强硬的底气所在。澳大利亚联邦银行28日甚至将今年澳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3%调高至3.5%,明年经济增长预测从4%调高到4.4%。
但澳大利亚相关行业的损失却是伤筋动骨的。
损失有多大?看看澳大利亚向世界贸易组织告状时的说法——世界贸易组织26日同意成立一个专家小组,审查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征收关税的措施。澳大利亚政府方面表示,北京方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征收高达220%的关税,“对澳葡萄酒业造成严重损害”。从征收葡萄酒关税以来,澳对华葡萄酒出口迅速下滑。截至今年6月份的半年中,中国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仅1300万澳元(约合6200万元人民币),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9亿澳元。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澳对华出口葡萄酒总计2.74亿澳元,同比下降77%。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这一举措“结束了澳葡萄酒行业最赚钱的对外贸易”。
想让美国给点补偿?难
怎么办?澳大利亚人想到的不是结束“对抗中国”,而是想让美国给点补偿。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8日称,澳大利亚建立补偿基金的想法获得了一些支持。美国的前高级官员罗伯特·多纳开始支持建立一个多边的基金会,为那些因“对抗中国”而利益受损的国家提供某种形式的补偿,包括澳大利亚。
对澳大利亚来说,可惜的是罗伯特•多纳只是一名前官员,在拜登政府内的影响有限。多纳曾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期间任财政部亚洲事务副助理部长,现任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
即使这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前官员也知道,要让美国出钱补偿澳大利亚有多难。他警告说,将如果想让澳获得的补偿金与实际受到的损失相当,那是“非常困难的”。
困难来自于美国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现在人们看到,拜登政府将继续特朗普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根据该协议,北京同意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这与华盛顿发出的支持澳大利亚等盟友的信息相矛盾。
实际上,澳大利亚政府几个月前就向美国提出建议,想让美国给予补偿。
5 月,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的中国问题顾问、经济委员会成员泰德·奥布莱恩声称,中国正在将贸易“武器化”,而应对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是让盟国共同资助一个补偿计划,以支付经济“受到攻击”的成本、协调“合法的报复行动”或“扩大军事联盟”。
泰德•奥布莱恩
奥布莱恩的方案是,建立一个联盟,然后联合资助一个补偿计划,比如用贷款或赠款来支付成员国“经济受到攻击时遭受的损失”。
为了让这个补偿计划变得更有吸引力,泰德•奥布莱恩用了大量冷战式的语言来攻击中国。“共产主义中国”正在将贸易和投资武器化,以寻求原本是帝国会使用武装冲突来实现它的地缘战略成果,所以通过集体安全和互助,“打击共产主义中国的经济胁迫应该成为自由民主国家的优先事项”。
7 月,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访美,因“对抗中国”遭受的损失是此访的重要内容。他在接受采访时“慷慨陈词”地说,“如果必须要为此付出经济代价,那么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去承受”。
澳大利亚高调地喊着的承受,显然是想让盟友们一起承受。对应的,美国也在口头上高调地表示了支持,但正如彭博社所说,美国目前为止并未做出任何超越“口头”上的实质行动。
一名网友在推特上尖锐地评论说:“哈哈!美国正在取代澳大利亚在向中国出口葡萄酒、煤炭、牛肉和大麦的份额。美国不是在帮助,而是在搞砸澳大利亚。”
“什么盟友?只有利益最重要。”这名网友说。
澳大利亚孤立无援
美国为何没有支持澳大利亚,对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采取行动?公开的解释是“由于缺乏促进这一战略的正式机制和国际贸易规则”。
美国退出的国际机制、打破的国际贸易规则多了,什么时候这么遵守法纪过?显然这只是一种冕堂皇的开脱,而它的实际行动正好相反,抓住机会从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中获益。
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称,中国宣布不受欢迎的澳大利亚商品清单包括葡萄酒和煤炭,北京对这些产品的非官方禁令,以及对澳大利亚冷冻牛肉供应的限制,让美国出口商纷纷涌入并开始填补空白。
中国海关公布的7月份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连续第八个月没有向中国出口任何煤炭,而美国向中国出口了63.6万吨煤炭,价值1.17亿美元。
美国出口商向中国销售的瓶装葡萄酒也比澳大利亚多得多。7 月,美国向中国出售了价值近 350 万美元的装在最多 2 升容器中的葡萄酒,而澳大利亚则出售了价值约 40 万美元的葡萄酒。
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一直受到中国今年早些时候正式征收的反倾销税的影响——这使得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与其他葡萄酒出口相比竞争力下降——以及北京在 11 月实施的非官方禁令。
牛肉是最新加入美国以牺牲澳大利亚为代价的出口清单。今年美国对中国的牛肉每月出口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美国在冷冻牛肉出口方面超过了澳大利亚——多年来一直由澳大利亚占大据主导地位。
《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评论,尽管美国政界人士一再承诺与澳大利亚站在一起,反对“北京的经济胁迫”,但华盛顿正在将自己的经济利益置于其盟友的利益之上。
美国《财富》杂志最近刊文警告说,“对抗中国,澳大利亚最终或许落得孤立无援”。文章特别提到,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坚称美国“不会让澳大利亚孤立无援”,但华盛顿并未表现出为兑现这一承诺而承担成本的兴趣。
不愿承担成本,又想兑现承诺?当然是瞎扯了。
不过,这也怨不得美国。
美国在多条战线上要对抗中国,动用了大量的外交资源,盼着美国撑腰的国家太多了。
立陶宛驻华大使被要求离境,美国要表态;
捷克少数人操弄涉台议题,美国要站台;
中俄战舰“日本列岛一周游”,美国要做出反应;
……
至于澳大利亚,还有钱的很,自己先扛着吧。最好扛得久一些,美国能捞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