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景点
折叠壁画
壁画是阿旃陀(ā zhān tuó)石窟中最为人们瞩目的艺术,被认为是 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画面上出现的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说明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世俗化倾向。画中所描绘的众多的妇女形象,体态丰满,姿态优雅,形象高贵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
壁画依时代风格可分为早、中、晚3期。
早期壁画构图多为横幅长条形,人物造型、表现技法较之同时代的其他遗迹中的佛教艺术,有明显的进步。如9窟残存有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线条柔和纯朴;10窟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礼拜菩提树等画面,运笔大胆,风格豪放。
中期壁画正值笈多王朝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画面构图壮阔繁密, 布局紧凑和谐,作风沉着老练,色彩典丽,富有抒情趣味,能注重人物的神情刻画和意境的表达,人物描绘手法精细,注重姿态的变化,其中对妇女的描绘,均风姿绰约,艳丽动人,其代表作有17窟的狮子国登陆图和佛说法图及太子与嫔妃劝酒图、16窟的佛传故事等。另外,各窟的装饰壁画,如卷云、蔓草、莲花及小动物等,均设计巧妙,想象丰富,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到了晚期,壁画创作在艺术上更臻完善。此时壁画构图宏大庄重,整体感强,线条稳健,色彩典丽,讲求透视,画面景物立体感有所加强,人物装饰更加华美,为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的最佳者。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画艺术,对以后印度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对其他国家的美术亦有很大影响。
折叠壁画欣赏
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 五百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 1 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莲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 冠,肌肉匀称。窟内前壁的波斯使节来朝图,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问通好的场面。该窟中的灌顶图、尸毗王本生图和降魔图,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第 2 窟时代最晚,其前廊壁上与藻井等处都有壁画。洞内左右的小佛龛壁画尤引人注意,右龛以山岳为背景,塑造了妇女和儿童的形象,左龛的重层室内,奴婢们簇围一贵妇人,人物颇为写实。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梦等佛教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更为广泛。在第 16 窟内左边墙上的壁画,是乔达摩出家修道时他妻子的悲哀画面,乔达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输陀罗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头,忧伤欲绝、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现于画面。在 16 窟的外面,有一条小路,是在岩石上凿成的,从石阶下去有一门,门外两旁各有一只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门,再往前就是巴哥拉河岸。据说,唐朝玄奘法师在公元 638 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访问阿旃陀石窟。在第 17 窟里的佛在兜率天宫说法一画,生动地描绘了众多善男信女骑马、乘车从各个地方赶来,集中精力听讲的情景。画中人物表情各异,不 同的坐骑也表现得生动逼真。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它虽然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壁画和雕刻的优秀艺术,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东方佛教所曾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折叠石窟
要进入阿旃陀石窟区只有一个入口,首先见到的是第一窟,然后依次按编号进入其他洞窟。石窟所在的河岸崖壁高76米,洞窟区沿河湾外侧崖壁延伸约550米,共有30个洞窟,洞窟大体上横向排列为一排。洞窟在早晚两个时期建造,属于早期的只有4个洞窟,其中第9、第10两个窟是塔堂窟,原来都有壁画,但保存下来的很少,其余两个是僧房窟。
阿旃陀第2次开窟约在公元4、5世纪开始,当时该地是在瓦卡塔卡王朝统治之下。瓦卡塔卡王朝和笈多王朝有联姻关系,所以洞窟的浮雕和壁画也受到笈多王朝地区的影响。后期的塔堂窟有3个,即第19、26和29窟。洞窟正厅内的塔基大大升高,在塔基正面开出大龛,龛内刻高大的主尊佛像,主尊佛像和塔身连为一体,占去塔身正面绝大部分。第26窟规模庞大,前庭正壁有建窟铭文,铭文作者是高僧阿折罗,施主是当朝权臣。7世纪时我国唐代名僧玄奘在印度曾经拜访这里,他有精妙确切的记载,他写道,"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从中可以看出是一处深谷古刹。
后期的僧房窟共有21个,形制的突出变化是在中厅正壁的正中向内增开一间佛堂。佛堂多数为前后两进,里间有庞大的石雕佛像。大部分僧房都有许多装饰,在中厅的顶部和回廊的外侧壁画满了壁画,正门里外和回廊列柱面都有细致繁复的浮雕。僧房也不再是过去的朴素无华,而成了富丽堂皇的佛陀壁画世界。
印度古代绘画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准也最高,因而这里被称为印度古代绘画的宝库。后期洞窟的壁画以第1、2、16和17这四个僧房窟最多,这是因为僧房内能作壁画的壁面比塔堂窟多。由于洞窟建筑空间进深很大,白天中厅里的光线也很暗,因而壁画才保存了新鲜的颜色,可谓琳琅满目。这四个洞窟的壁画是笈多盛期重彩画的代表作。窟内壁面的涂层制作相当细致,平整的岩石面上先作两层草泥涂层。泥层表面砑光,再涂白灰浆,然后作画。所用颜料除炭黑外都是矿物质,所用的青金石蓝颜料从阿富汗输入,极为昂贵。调和颜料用的是水溶胶。壁画题材的分布也十分有规律,在前廊正壁和列柱画佛像和菩萨像,中厅四壁主要画佛传和本生。天花板画各种纹饰、人物、动植物和几何图形。这些纷繁的纹饰显示出热带环境下到处生气勃勃的景象,增加了中厅的华丽气氛。
第17窟壁画保存得最好,佛传题材有从三十三天下凡和调伏醉象等等。故事画的构图是,每幅有若干情节和场面,其间用树木、假山、房屋和门庭等道具隔开。从整体来看,各场面还是混杂交错在一起,各情节间的时间顺序也不明显,这种构图也正反映了当时印度人的时间循环观念不清。第1窟壁画保存得也比较好,画面多用鲜明的对比色,画幅构图与人物描绘注重动态和表情,是阿旃陀壁画中水平最高的。在中厅正壁佛堂门的一侧画有一个手持莲花的菩萨,菩萨宝冠上插满首饰,表情庄重。菩萨右手持莲花,身体的颈、腰、臀三处各有一个折弯。菩萨的左右两侧有妇人和武士侍奉。故事发生在山林之中,这描述的正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宁静与平和。笈多王朝的绘画对中亚和对我国新疆的石窟壁画也有影响。
折叠编辑本段遗产目录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 届会议报告。
折叠编辑本段遗产委员会评价
阿旃陀佛教石窟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至1 世纪,公元5 至6世纪的笈 多时期,又大规模扩建,修饰,增加了很多更加绚丽多彩的石窟。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作为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影响力。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 106 公里。石窟环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 550 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壁。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阿旃陀"一词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全部石窟29 座,从建筑形式上基本分为支提与毗诃罗两类。第 9、10、19 和 26窟为支提,其余 25 座皆为毗诃罗。支提窟当中置窣堵婆,天然岩凿,内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诃罗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和佛龛。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第 1 号石窟建于 7 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 3 米,从 3 个角度观看有 3 个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 6 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传说
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古代石窟建得最多的地方。而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保存的45座石窟中,阿旃陀的石窟是最著名的。从孟买赶到奥兰加巴德,第二天清晨又坐上当地巴士直奔阿旃陀,再乘上通往景点的大巴,这才终于进入这片布满石窟群的幽幽山谷之中。随人流爬上岩石山的半山腰处,山脚下那呈圆弧形的干涸的瓦格拉河在此蜿蜒而过。这些隐藏于深山密林中的石窟,8世纪后就已经废弃了,可后来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石窟发现的经过十分有趣且神奇。1819年,受一只巨大的老虎袭击而陷困境的军官约翰·史密斯逃到深山密林中。这位英国驻军指挥官是应海得拉巴藩王国尼扎姆藩王的邀请参加打猎的。当时,阿旃陀属该藩王国所辖。躲在瓦格拉河谷中的精疲力竭的史密斯环顾四周,准备开枪射击时,他的视线被枝叶遮盖的岩壁的奇异形状所吸引,走近一看,这是在岩石上雕刻的有精美装饰的马蹄形窗户。当天,史密斯虽然一只老虎也没打死,但却发现了阿旃陀的30座佛教石窟。这些石窟沿瓦格拉河的流向,呈圆弧形排列在长550米、高76米的断崖上。石窟群已经很久没有人迹,一排排柱子支撑着的圆形顶部,已成为密集的蝙蝠巢。史密斯赶走蝙蝠,在石窟里刻上自己的名字。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回顾
阿旃陀石窟(AjantaCaves)印度佛教石窟群。阿旃陀石窟的雕刻从题材上分佛教造像、装饰纹样。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于风化严重,早期雕像已很难辨识,中期雕刻手法趋于成熟,出现了许多精品,如16窟中的说法佛、19窟中的列柱和板框上的采花女子像及蛇王像等,技艺精熟,为石窟造像之佼佼者。后期雕像,规模扩大,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腻精巧,形态也更加优美,如26窟中的佛陀降魔和涅盘、1窟中的释迦牟尼像,以及布满窟内四壁的佛传、佛本生故事浮雕等。
折叠编辑本段文化影响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阿旃陀佛教石窟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至1世纪,公元5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又大规模扩建,修饰,增加了很多更加绚丽多彩的石窟。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阿旃陀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第9、10窟壁画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绘制于公元前后,以本生故事为主。佛教认为,佛陀是已入涅盘、彻底摆脱业报轮回的圣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如法轮、莲花、小白象等。第16、17窟为第二期壁画,约绘制于6世纪左右。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构图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内容多为佛教宣传。第1、2窟为第三期壁画,约绘制于7世纪左右。
世俗性题材增多,与外来的中国、波斯风格融合混杂,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现,如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的场面,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构图活泼,栩栩如生。《波斯使节来朝图》记录了波斯和印度的聘问通好。中国高僧玄奘曾在 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